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《憎人富貴嫌人窮的香港年輕人》

之前有兩篇關於物業投資的報導,引起了不少回響。

第一篇是講述一對80後夫婦努力儲錢,終於儲夠首期買下自住樓的故事

第二篇則是幾位80後的女士在幾年前投資物業的經歷

我看完這兩篇報導後,令我眼睛一亮的,並不是報導中主人翁的故事,反而是讀者的反應。


我一向同意李嘉誠的講法,如果真的有自住需要,儲夠首期而又負擔得起每月供款的話,何時置業都可以。
第一篇報導中的兩夫婦,為了上車而節衣縮食,但他們肯一起承擔置業的重擔,又肯同甘共苦。最後他們達成如願以償,其實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。

但大多年輕讀者的焦點,都不是落在這一點。不少人首先在意的,除了是故事中講述的節儉生活外,就是太太的薪金比丈夫高,然後就說「要沒有父幹也能成功上車,首先要有一位做護士的太太」。
更甚的,有人竟然鄙視丈夫,說他月入比太太低,說他「食軟飯」,顏面何存。

至於第二篇報導,讀者的回應就更令我感到驚訝。

WFU WFU